【编者按】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担当着科技创新的时代重任。我校以“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主题,开展2025年“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专访,集中展现一批扎根讲台、潜心育人的先进典型,以此弘扬尊师重教风尚,凝聚教育强国力量。
从实验员到专任教师,再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负责人、传媒系主任,十五年间,我校文化与传媒学院黄桂明博士、教授始终坚守“以学生为本、知行合一、育人育才”的初心,完成了成长蜕变。同时,他也是我校人才工程“学术骨干”、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全区新文科项目主持人。

图为黄桂明老师
深植文化沃土,让知识落地生根
在黄桂明看来,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理论,而需紧扣产业需求、扎根地方土壤。他将“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双管齐下,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让课堂成为连接知识与实践、传统与现代的纽带。
在教学方法上,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技术服务应用”的理念。每节课前都精心策划教学环节,从趣味引入到实操演示,从案例选择到难点突破,均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同时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先后获得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在教学内容上,他尤为注重“地方文化进校园、进课程”。针对《学年创作》实践课程,他与贺州市瑶族文化博物馆深度合作,以当地传统扎染、瑶绣技艺为创作主题,引导学生深入博物馆调研,从最初对传统文化的“猎奇”,转变为对技艺背后历史底蕴的敬畏与认同。这一教学实践不仅在《广西日报》上报道,更成为他修订高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国家教学标准的重要实践支撑,该标准现已在全国高职院校推广使用。

图为黄桂明老师在分享个人感言
以项目为载体,培育有情怀的创作者
黄桂明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既能立足专业、又能服务社会的完整的人”,他将“价值塑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校地合作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树立责任。
自2020年起,黄桂明推动《毕业设计》与地方需求深度对接,构建“校地协同、产学融合”的育人模式,让学生的毕业作品成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实用成果”。2020年,与贺州市人民检察院合作开展“法治进校园”项目,指导学生创作普法宣传动漫,该系列动漫在贺州市三县两区中小学推广,覆盖1.2万名学生,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优质素材。2021年,联合贺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学生围绕地方文旅资源创作动漫及文创产品,作品因“贴合地方特色、具备传播价值”获文旅局高度认可,部分成果被用于当地旅游宣传。2022年至2024年,又先后与学校“一院三馆”、贺州市反诈中心、市融媒体中心合作,产出数字文化创意产品、反诈宣传作品等,既助力地方文化传播与安全建设,又让学生经历“需求分析—创意设计—成品交付”的全流程实战。

图为与毕业班同学合影
科研反哺教学,推动专业创新发展
作为科研与教学并重的高校教师,黄桂明围绕“人才培养”开展科研工作,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推动专业发展。近五年,他聚焦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传播,主持市厅级以上课题7项,其中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广西“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广西新文科课题2项、广西教改课题1项等;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发表论文18篇,获贺州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社会科学奖优秀奖2项。
黄桂明还十分注重将横向科研项目与教学实践结合,以“学生团队为主导、教师为辅”的方式完成15余项横向课题。例如,在“贺州市数字创意产业东融发展研究”课题中,学生参与市场调研、数据分析与方案设计,既提升了科研能力,又加深了对地方产业的认知,相关成果也被转化为《数字媒体产业前沿》课程的鲜活案例。
深耕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国家等级奖20余项奖项。他主持修订的《高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标准》在全国推广,让贺州经验走向全国;推动《毕业设计》课程服务地方,惠及1.2万名中小学生。一串串数字背后,是他对“四有”好老师标准的生动诠释。

图为与指导的毕业学生合影
汇聚团队力量,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主任与专业负责人,黄桂明深知“团队强则专业强”的道理,他大力建设“和谐合作、共同成长”教研团队,定期开展团建活动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与信任,营造积极协作的工作氛围。
黄桂明努力发挥“传帮带”作用,甘当青年教师“铺路石”。在教学上,他坚持听青年教师的课,课后及时沟通教学问题、分享授课技巧,帮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课堂;在科研上,他指导青年教师找准选题方向——强调“紧扣国家/区域需求、结合自身专业特色”,避免“为申报而申报”,同时帮助他们梳理研究思路、设计可行方案。在他的指导下,教研室青年教师累计获批省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6项,多名教师成长为专业教学骨干,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十五载教育路,黄桂明老师从实验台到讲台,从课堂到地方,将教学创新与社会服务相融合,将自身发展与助人成才相结合。他身体力行地在每一次课程设计、每一个合作项目、每一次教师指导中,践行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黄桂明以文化为桥、以实干为基,用一名普通教师的坚守与创造,弘扬着新时代教育家精神。